白露已过,晨有露珠,不知不觉,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秋分,“分”即为“半”,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古籍《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秋分时节到来之际,2020年9月17日,长清区博园小学(山东师大附小大学城校区)三至六年级的孩子们走进济南国际园博园,开启本学期第一次行走的课堂。
这日,天公作美,风轻云淡、秋高气爽;这日,园博园里,秋景宜人、秋色正美。几个班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下,亲身感受大自然秋意渐浓的同时,分别体验了大自然中唯美的语文课、扎实的数学课、生动的英语课、活泼的音乐课、缤纷的美术课……
三年级(1)班的数学课上,黄兆镇老师带领孩子们完成了“实际操作”版的集合问题。黄老师从绘本《爱心树》出发,让孩子们感受树的伟岸和无私奉献,然后去拥抱两种大树海棠树和法国梧桐树,计算两次拥抱的总人数一共有多少人?与班内的总人数产生冲突,碰撞出思维火花。紧接着拿出准备好的2个大圈,分别请每次拥抱大树的孩子站到圈里,去思考如何解决重复的地方,同学们兴趣高涨,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维恩图的产生过程。
“一块五”、“两块”随着一声声报数,孩子们紧紧抱在了一起。数学课结束后,同学们玩起了“抱团取暖游戏”,孩子们一边快速反应,一边抓紧抱住身边的人,大家高兴极了。抱团取暖过后,孩子们分成了四队,穿上队服,同齐鲁工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玩起了“合力建塔”游戏,孩子们抓住绳子一起合作,共同用力一块块勾起再轻轻放下。于飞校长也加入到游戏中,和紫队孩子们率先完成了建塔,“耶”大手小手放在一起,祝贺建塔成功。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一起游戏,一起通力合作,在游戏中让同学们感受合作的魅力。
带着愉悦的心情,我们坐上令人向往的通往园博园的校车,开启了今天美好的行走的课堂。
“red red red,green green green。”英语老师杨燕把生动的英语课堂,带到大自然里,这里有红花,有绿叶,有小鸟,有昆虫,让《Colour》在大自然中发生。
《坐地起身》游戏,同学们背靠背,手挽手,互相借力,坐地起身。在游戏中去体会坚持和合作往往是成功的关键的道理。
每次走过都是一次收获。伴随着一曲悠扬动听的《少年》,美好的行程愉快地结束了。一路高歌,一路行走,这是我们美好的少年生活。
“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冯晓敏老师与四年级(1)班和(2)班的音乐课开始了。同学们先从节奏开始,突破了休止符的难关,踊跃上台用动作展示自己对音乐的表达,圆满完成“个性表演”。在分组合唱中,四个组相互配合用美妙的声音完成了“歌曲演唱”。优美的动作,饱含情感的声音,同学们仿佛感受到了一颗颗像小鸟一样的童心飞到大自然的怀抱里。
蓝天下,绿荫里,两个班的同学们分成六组,进行了有趣的“耳语传真”游戏。游戏开始了,同学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每位同学都专心致志地听,轻言细语地传,还有的同学一边聚精会神地听,一边用手堵住另一只耳朵,好像怕听到的话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被其他同学听到似的。最后揭晓答案,两组同学答案比较准确,其他小组的答案,和原句完全不沾边,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大家纷纷感叹,在生活中,我们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大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复述能力和倾听能力,更要学会和同伴密切合作!
What can you do?让五年级(1)班的同学们告诉你答案!英语老师陈敏通过指令游戏,让学生们听到指令后通过肢体语言做出相应的动作。同学们整节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在和谐融洽、激情四溢的氛围里,完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
“加油!加油!”一声声“加油”声响彻耳畔,一声声“加油”声震荡树梢。这是五年级(1)班同学们在进行《播种》游戏。全班同学分成两队,遵照游戏规则,接力依次将沙包分开,收回,全队所有同学最先完成的队为胜利。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是天性的释放,矫健的身影是孩子们自信的步履。通过《播种》游戏,孩子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感受到自信的力量,游戏不只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加深了友谊,培养了情感,还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班级的凝聚力。
秋日暖阳、蓝天白云、鲜花绿树、画板彩笔、博园学子,构成了一道园博园内独特又美丽的风景。六年级(1)班的美术老师李广耀把课堂搬到了园博园中,教给同学们风景写生的技巧,让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感受美、观察美和表现美,体验像美术家一样的创作过程。在这次写生课中同学们用油画棒以点彩的美术绘画手法引领孩子们进行写生创作,运用色彩明度纯度知识,配合渐变色创作应用,让作品有绘画风格的呈现。
把课堂搬到大自然,这成了学校自“行走的课堂”课程开设以来的常态。行前准备——我们有备而来;行中体验——我们陶醉其中;行后总结——我们收获成长……完善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对每一次“行走”充满了期待,精心的课程设计让学生的每一次“行走”收获满满。
Copyright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鲁ICP备11022143号-1